時間:2017/5/15 16:52:11
對于中國智能電表安裝之后居民用電量飆升導致電費翻倍的情況,電力公司針對民眾的質疑對電表做出檢測表示絕大多數電表并不存在質量問題。但對于智能電表為何不節電,先來看下國外美國電力公司則給出了調查分析:美聯邦政府下令一家獨立的咨詢公司進行徹底調查。2010年9月,這家公司發布的分析報告指出:大部分情況下,智能電表的精確性是沒有問題的,這與電力公司的說法一致。在對投訴逐個分析時發現,大部分投訴是由于熱浪過境、個人生活習慣的改變,或者舊電表老化收取電費過低而造成的。但同時,報告指出,電力公司在指導消費者使用智能電表、解決消費者困擾方面做得極差。
目前中國的智能電表的智能僅停留在一個初級階段,其中導致電費增長的原因就是它更為敏感,任何細小的電流都會讓電表轉動。而此前中國使用的的傳統電表通常是一個圓盤隨著用電量旋轉的“感應式電表”,圓盤由軸承支撐著。隨著時間流逝,軸承逐漸老化摩擦增加,旋轉速度會變慢,此前支付的費用比實際使用電力要少;由于智能電表能準確地測定用電量,結果便是“電費上漲了”。另一方面,智能電表目前并不能主動幫助節省家庭用電量,它更像是用一種精確的方式提醒消費者隨時注意電能的消耗,因此更換的不僅僅是電表,也是對人們用電習慣的一次轉變,而在這方面電力公司工作并不樂觀,導致了居民對這種電表的誤解,也沒有起到“節能”的作用。